华教网 考试资讯 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

1、地震[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基本[基本,拼音是ji ben,是指根本的,一个基本的事实。]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的区划图[区划图是指图斑互不重叠且无空白区域。]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相继编制了三次地震烈度[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区划图。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由于这三代区划图的编图原则不同,因此,各图的基本烈度的定义也不相同。
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历史地震烈度的重复原则和相同发震构造发生相同地震烈度的类比原则。这一代的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无时限)可能遭遇历史上曾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基本烈度为:未来一百年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第二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方法称为确定性方法,图中标示的烈度在对具体建设工程[建设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进行抗震[内容提要从事工程建设的朋友们,接触最多也最必要的资料就是标准规范。]设防[设防,指设置防卫的武装力量和设施 ;比喻提高警惕,心存戒备。]时需做政策性调整。
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采用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并直接考虑了一般建设工程应遵循的防震标准,确定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风险水准编制而成。
因此,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本烈度也是一般建设工程(即建筑物[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抗震分类标准中的丙类建筑)的设防烈度,也可以叫做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本世纪初以地震动参数为指标编制了地震峰值加速度图、反应谱特征周期图。并以国家标准颁布施行。至此,在抗震设防中不再直接应用基本烈度一词。但抗震设计仍保留地震烈度的概念作为建筑物抗震措施的等级标准。

2、地震的震级[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和烈度有何区别

1.什么是震级?影响震级的因素有什么?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回出来的答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2.何谓地震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3.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3、我国有百分之多少以上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

79%。

我国copy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核心城市为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3)地震基本烈度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我国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地震。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其中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

4、地震基本烈度名词解释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当以地震烈度为指标,按专照某一原则,对全国进行地属震烈度区划,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时,区划图可标志烈度便被称之为“地震基本烈度”。

5、多少以上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

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上海,崇明区;重庆,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石柱,巫溪。围场,沽源;正定,尚义,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县,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方山,柳林,五寨,岢岚,岚县,中阳,石楼,永和,大宁,晋城,吕梁,左权,襄垣,屯留,长子,高平,阳城,泽州。

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赉特旗,翁牛特旗,商都,乌审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苏尼特右旗;兴和,察右后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包头(白云矿区),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四王子旗,察右中旗。

(5)地震基本烈度扩展资料:

地震区设置要求规定:

1、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

3、其中级能量2.0×10^13尔格(2.0×10^6焦耳),按几何级数递加,每级相差31.6倍。

6、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关系是什么?

地震烈度受地震震级的影响。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和震区土壤条件有关。在相同的其他条件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程度和破坏程度的“标尺”,简称烈度。强度与强度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震级,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量有关;而烈度反映地震的后果,地震发生后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

一般来说,地震烈度在震中区最高,且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影响,天津震级为8度,北京大部分地区震级为6度,远低于石家庄、太原等地。

(6)地震基本烈度扩展资料:

各地震烈度对应的破坏条件

1度:无感,只有仪器能记录;

2度:轻微敏感,个别敏感者感到完全静止;

3度:感觉不大,有几个人在房间里有一种静止的感觉,悬挂的物体微微摆动;

4度:比较有感觉,大部分人在房间里,少数人在外面有感觉,吊坠摆动,器皿不稳发出声响;

5度:醒来后,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在外的感觉,家畜烦躁不安,门窗嘈杂,墙面出现裂缝;

6度:惊慌失措,人站立不稳,牲畜逃跑,器具坠落,简易棚屋损坏[损坏,指残破;破损;使失去效能。],陡坡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拱门、烟囱损坏,表面出现裂缝和撒砂水;

8度:建筑物受损,房屋多处受损,少数受损,路基坍塌,地下管道断裂;

9度:建筑物普遍受损,房屋大部分受损,少数倒塌,拱门、烟囱等倒塌,栏杆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被毁,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山石大量崩塌,水面波浪冲向岸边;

11度:大量房屋倒塌,大段堤防坍塌,地表变化大;

12度:所有的建筑物一般都被摧毁,动植物由于地形的剧烈变化而被摧毁。

7、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几度

12度。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7)地震基本烈度扩展资料: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1990年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