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网 考试资讯 变形缝设置_变形缝怎么设置

变形缝设置_变形缝怎么设置

1、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做法如下:

基本要求

[1]盖缝板的形式必须能够符合所属变形缝类别的变形需要;

[2]盖缝板的材料及构造方式必须能够符合变形缝所在部位的其他功能需要;

[3]在变形缝内部应当用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柔性材料来塞缝。

2.构造做法

(1)墙体变形缝构造伸缩缝[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应保证建筑[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构件在水平方向自由变形,沉降[ 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因受到压缩引起的竖向变形或下沉。]缝应满足构件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变形,防震[防震是指通过人为措施解除地震危害,防止地震发生,而不是地震发生后的救助。]缝主要是防地展水平被的影响,但三种缝的构造基本相同。变形缝的构造要点是:将建筑构件全部断开[《断开》是Henry Alex Rubin执导,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杰森·贝特、宝拉·巴顿等主演的惊悚电影。],以保证缝两侧自由变形。砖混结构[结构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物质的一种运动状态。]变形处,可采用单墙或双墙承重方案.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可采用悬挑方案。变形缝应力求隐蔽,如设置[庵顶,2000年起由庵上改名,是由以前庵顶山一庵得名,人口未知,主要由高,王,李三姓组成,农民以种葱,姜为主,依山傍水,北由汶河,交通便利,西靠青云湖路,北由滨河路,南有下小路,东靠安丘东外环,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在平面形状有变化处,还应在结构上采取措施,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

变形缝的形式围墙厚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其构造在外墙与内铺的处理中,可以因位置不同而各有侧重。缝的宽度不同,构造处理不同。外墙变形缝为保证自由变形,并防止风雨影响室内,应用授沥青的麻丝填嵌缝隙,当变形缝宽度较大时,缝口可采用镀锌铁皮或铝板盖缝调节;内墙变形缝着重表面处理,可采用木条或金属盖缝,仅一边固定在墙上,允许自由移动。

(2)屋面变形缝构造屋面变形缝的构造处理原则是既不能影响屋面的变形,又要防止雨水从变形缝处渗入室内。屋面变形缝按建筑设计可设于同层等高屋面上,也可设在高低屋面的交接处。等高屋面变形缝的做法是:在缝两边的屋面板上砌筑矮墙,以挡住屋面雨水。矮墙的高度不小于250mm、半砖墙厚。屋面卷材防水层与矮墙面的连接处理类同于泛水构造,缝内嵌填沥青麻丝。矮墙顶部可用镀锌铁皮盖缝,也可铺一层卷材后用混凝土盖板压顶。

2、建筑长跨多少设置变形缝

答:那要看你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设计标准及基础[基础【Foundation】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泛指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情况来定—— 一般情况钢筋砼结回构-框架55米,框剪50米,纯剪45米应设答伸缩缝;钢筋砼地下室30米,外露钢筋砼构件20米,也应设伸缩缝。
砖混现浇板50米应设伸缩缝。如采取有较措施可以加长。
高低跨层数相差较多或地基持力层水平相差较多时,应设置沉降缝。
建筑平面过于不规则时可能加设抗震缝。
另外,需要设缝但没设缝的情况在结构上都会提高建筑成本以解决不留缝问题。

3、建筑长跨多少设置变形缝?

一般情况钢筋砼结构-框架55米,框剪50米,纯剪45米应设伸缩缝;钢筋砼地专下室30米,属外露钢筋砼构件20米,也应设伸缩缝。

4、如何设置高层建筑变形缝

高规(JGJ 3-2010)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2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3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4
8、9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5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7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另外超出该规范3.4.3条的时候可以设缝把建筑平面分割成规则的平面形状。、
以上仅从结构专业分析解答。

5、3中变形缝的基本概念及设置要求是什么

建筑物[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 变形缝未作防护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概括如下: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伸缩缝: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沉降缝: 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6、变形缝怎么设置?

变形缝分来为三种:伸缩自缝、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根据不同结构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指对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8.1节规定。如现浇框架结构房屋,两伸缩缝距离不得大于55m等,基础不必断开;沉降缝除了地基持力层的影响外,因素较多,基础必须断开,见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3.2条各款为原则,综合考虑布置;防震缝需设置在针对地震时易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建筑物结构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基础不一定断开,见GB50011-2010或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7.3条。

7、什么是变形缝?它有几种类型?设置的位置和主要的缝宽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1、由于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经常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回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答造缝称之为变形缝。
2、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3、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沿结构断开。
防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沉降缝: 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8、简述变形缝类型及设置原则

下面是教材复制粘贴的,若是简答题,简略回答即可:

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2)、沉降缝: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差、荷载、结构形式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有较大差异或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复杂或相连建筑物分期建造时,相邻部位就有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因此,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保证每个单元各自沉降,彼此不受制约。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120mm。
(3)、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mm。

9、建筑变形缝需要设置在什么位置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
作法: 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40~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
作法: 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防震缝: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10、如何设置变形缝

变形缝分为三种: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根据不同结构见GB50010-2010《混内凝土结构设计规容范》8.1节规定。如现浇框架结构房屋,两伸缩缝距离不得大于55m等,基础不必断开;沉降缝除了地基持力层的影响外,因素较多,基础必须断开,见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3.2条各款为原则,综合考虑布置;防震缝需设置在针对地震时易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建筑物结构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基础不一定断开,见GB50011-2010或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7.3条。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